约30%完成升轨

北京时间1月23日13时许,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,成功将千帆极轨06组卫星发射升空,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,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。

此次任务是千帆星座自开始部署以来的第4次批量组网。
目前,“中国版星链”的两大星座千帆、国网,已累计发射组网卫星超过82颗(仅指组网部署),截至1月23日,其中约30%已升轨至工作轨道(或附近)。
01、千帆星座部署情况
包括今年1月23日发射的06组卫星在内,千帆星座已累计发射4组,共72颗。其中01、03、06组为上海微小制造(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),02组为格思航天公司制造。

CelesTrak数据显示,01组中的12颗卫星已进入倾角89°、平均高度1069km的近圆极轨。
8月6日,千帆01组卫星发射,入轨高度约805km,11月时进入轨道(1068.9km×89º),按此计算,升轨时间约3个月时间,累计爬轨约260km。

已发射的54颗卫星中,到达1068.9km轨道共14颗,升轨中3颗,暂停升轨33颗,从未升轨4颗。(另有观点认为从未升轨的卫星可能已失效,如01组的QIANFAN-7、2024-140G)
千帆星座的主导方垣信卫星并未对部署情况做公开说明,但行业人士透露,目前的暂停升轨可能是主动行为。
02、中国星网:01组完成升轨
2024年12月16日,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(CZ-5B)运载火箭/远征二号上面级,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1组卫星发射升空。

低轨01组卫星初始轨道平均高度1102~1106km、倾角86.5º。
截至今年1月22日,01组中最后一颗升轨的卫星(62329/2024-240G),到达1118.4km高度。

至此,中国星网低轨01组10颗卫星的升轨全部完成,共历时36天,累计爬轨不到20km。
03、“中国星链们”仍需加速
也应该看到,SpaceX星链的建设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。
在星链最初发射的800多颗卫星中,有大约3%的卫星因设计或制造缺陷成为“死星”。仅在2024年2月,星链就一次性离轨了100颗“拥有可能会导致卫星失效的缺陷”的卫星。
在星链已经发射的7千多颗卫星中,已有765颗已经发生故障或脱离轨道。(2025年1月数据)
1月22日,美国SpaceX进行了今年第11次发射,使用猎鹰九号发射27颗星链V2mini。这不仅是星链V2mini的首次亮相,更使得星链累计发射数量达到7677颗。

相比之下,我国的卫星互联网建设虽然开始了批量发射,但最近却似乎慢了下来,未来“中国星链们”的组网之路任重道远。
2024年11月的全球6G发展大会上,垣信卫星高级副总裁陆犇谈到:
千帆星座在第一阶段建设期间将发射648颗卫星,将在地面产生的通信信号通过透明转发的方式“搬”到天上。千帆星座在第二阶段建设期间将新增发射648颗卫星,星座的整体规模达到1296颗卫星,第二阶段新增的卫星主要是实现通信信号星上转发。第一和第二阶段的星座建设以提供通信服务为主。第三阶段,千帆星座的星座规模数计划扩大至超过15000颗卫星,载荷功能将在这个阶段进一步扩展。
不过,此前1296颗、15000颗对应的完成时间节点“2027年前”、“2030年前”,垣信卫星官方宣传中没有再次提及。
国网星座计划在未来5年内发射约10%的卫星(约1300颗卫星),到2035年完成全部卫星的发射(约1万颗卫星),同样也面临建设压力。
期待“中国星链们”尽快打通堵点,加速建设。
期待你的观点或故事,投稿请发至:observer40116@163.com
参考及引用: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HEAvFDKhodra7UAu36vn4A;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ftl8aNRFEcImYf-RcUHVsg;
Spacenews、CelesTrak、Starlink;
《巨型低轨星座发展现状及启示》王佳奇 池嘉诚 贺绍飞 宋雄杰;
垣信卫星、上海微小、格思航天、空天逐梦、灰机wiki及网络公开资料;
PhilLeafSpace对本文亦有贡献。
文章为作者观点,为分享有价值的观点发布,并经过排版编辑。
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,
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,难以确认原始出处,请作者联系后台。